top of page

    怎么翻译圣经才是忠于原文?

    • 作家相片: 梁家铿
      梁家铿
    • 2023年4月2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10月23日

    ree

    这次译经工程所涉及的所有问题,皆以忠于原文为依归。遇到原文与教会传统教导有差异时,这包括笔者所属教会的教导,本译本有义务,有责任,取原文舍传统,决不摒弃原文而维护传统。在这种意义上,翻译圣经是为神服务,为神发声,而不是捍卫教条尊严。要不然,又怎么算得上是忠于原文?


    直译要比意译忠于原文吗?


    不绝对是,直译不一定比意译更忠于原文。要做到忠实于原文,先要准确地明白原文的意思,然后用汉语把原意重新表达出来,不偏离,不遗漏,不随意增减。然而,不偏离原文的意思和不偏离原文的形式是两码事。在翻译学上,“直译” 就是字对字形式等同观(formal equivalence),“意译” 就是意义相等动态观(dynamic equivalence)。字对字不增不减地翻译是没有偏离原文的形式,却不一定是忠于原文。在语法和修辞习惯上,新约希腊语和现代汉语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有时候,若字对字不增不减地直译,反而会弄得译文怪不成句,这绝非忠实于原文的真义。清末,先辈严复提出 “信、达、雅” 是 “译事三难”。做到忠实于原文就是 “信”,做到文辞达意流畅就是 “达”,追求用字优美便是 “雅”。诚然,翻译不仅要追求 “信”,也必须通顺达意,有时候,要做到 “达”,就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纵使做到了“字对字形式等同”,形式上似乎没有偏离原文,但假若译文不通顺不达意,以致读者看不明白或误解,到头来岂不是不忠于原文?相反地,有时候为了信达兼顾,便有需要补充一些字词或删减一些字词,只要准确地把原意表达出来,虽是意译,也确实忠于原文。总的来说,直译也好意译也好,忠于原文就好。在译经的实践经验中,在大部分情况下,直译要比意译忠于全文。至于什么时候应直译什么时候该意译,一切按个别情况而定。


    例 1:马太福音 5.17-19


    本译本译文和注释:

    17 莫以为我是来废除律法和先知的,我来不是要废除,而是要成全。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即使天地消失,这律法书一点一划也不会逝去,全部都要实现。19 所以,谁如果放松这些诫命中哪怕最小的一条,还唆使人效法,他在天国就会被叫作最小;但如果好好遵行,并教导人遵行,他在天国就要称为伟大。

    17-19节注:“律法” 即律法书,基督教称摩西五经,犹太教称妥拉,是犹太人对创、出、利、民、申的统称。此外,“律法” 亦可以专指五经中的诫律规条部分。17节中 “废除” 译自 καταλύω(kataluo),直译拆毁,而19节中 “放松” 则译自 λύω,旧译废掉。两者是同源词,καταλύω 是 λύω(luo)的强化式,前者把后者的词义加强了。λύω 释义:放松、解开、毁灭、废除。注意 λύω(19节)的基本释义是放松,即使也可以表示废除。相对而言,καταλύω 的意思就是拆毁或废除,它不含放松之意。19节是故意用上一个与17节对比较轻的字词,故此才译作 “放松”。谁如果放松诫命中哪怕最小的一条,在神的国要被看为最小,更不用说废除它了。耶稣旨在强调他来是要成全律法书和先知书,不是要废除。


    例 2:以弗所书 3.18


    本译本译文和注释:

    14 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15 天上地上一切家族的名字都是起源于父,16 我求父:照着他荣耀的丰富,借着他的灵,用权能使你们内在的人坚强起来,17 凭着 “信”,让基督入住你们心中,使你们既然在爱中扎根建基,18 就有力量能与全体圣徒一同领会那宽度、长度、高度、深度是什么,19 并明白基督的爱是超乎知识,以致你们被充满,达到神全部的满盈。

    18节注:“那寬度、長度、高度、深度是什麼”,译自 τί το πλάτος και μκος και ψος  και βάθος,首字 τί(ti)是疑问词,释义 “是什么”。希腊原文18-19节与三种圣经中英译本的对照如下:

    • 和合本:18 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19 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

    • 原文:18 να ξισχύσητε καταλαβέσθαι σύν πσιν τος γίοις τί το πλάτος και μκος και ψος και βάθος,

    • 19 γνναί τε την περβάλλουσαν τς γνώσεως γάπην  το Χριστο

    • 本译本:18 就有力量能与全体圣徒一同领会那宽度、长度、高度、深度是什么,19 并明白基督的爱是超乎知识……

    • NASB:may be able to comprehend with all the saints what is the breadth and length and height and depth, and to know the love of Christ which surpasses knowledge……


    和合本将原来19节的 “基督的爱”(γάπην το Χριστο)几个字从原处移到18节去,这样,在和合本的翻译之下,“是何等长阔高深” 这感叹语便是指 “基督的爱” 而言。这与原文不符。


    首先,按原文,“基督的爱”(γάπην το Χριστο)归19节,不是18节。其次,“是何等长阔高深” 是由四个形容词(长阔高深)组成的感叹语;然而原文不是感叹语,而是疑问句,由疑问词 τί(是什么)+ το πλάτος(宽度)等四个名词(而非形容词)组成。“长阔高深” 不是指基督的爱,而是另有所指。


    究竟 “那宽度、长度、高度、深度” 是指什么?


    这些皆是与建筑和测量有关的词汇,是贯穿以弗所书全文的主线索。在圣经中,这些与测量有关的词汇都具有深邃的象征意义,指向神 יהוה 要建造的理想 “圣殿”,参结 40-43章,启 21章。而在以弗所书,“圣所” 象征神 יהוה 正在培育的理想 “教会” (参 1.22-23,3.9-10,4.11-13),就是以耶稣基督为首的 “新人类” (参 2.15-18),教会就是 יהוה 安家的理想 “居所”(参 2.20-23)。依此推论,“那宽度、长度、高度、深度” 便是象征 יהוה 为了栽培教会而 “在基督里” 绘制的宏伟蓝图,是涉及天上地下、今世来世的救世宏图和万世方略。(参弗 1.18-23,3.1-12)


    (18节注完)


    欢迎试读《新约圣经 · 梁家铿译本》,欢迎指正。电邮请洽 biblexg@gmail.com 梁家铿收。



     
     

    © 2025 by Biblexg.com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